刘 洪

职       称:二级教授

导师类别: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油气藏工程、油气开采工艺、油气安全工程

系       所:安全工程系/油气生产安全研究所

电子邮箱:liuhong@cqust.edu.cn

个人简介

重庆市垫江县人,工学博士,二级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应急管理专家,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负责人,油气生产安全与风险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重庆市智能安全学科群负责人,重庆市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会会长。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市科技咨询专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国家安全生产标准项目等省部级项目13项,企业横向项目280余项。发表论文112篇,其中,SCI收录9篇,EI收录38篇;出版专著5部,出版小学安全教育读本2套;主编国家安全生产标准(AQ)2项;获授权国家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登记软件著作权5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

学习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00.09-2003.07,西南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

1998.09-2000.07,西南石油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硕士;

1992.09-1996.07,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地质,本科。

工作经历

2003.07至今,重庆科技大学,教授;重庆市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会会长、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2006.01-2007.01,University of Regina, Canada,访问学者;

1996.07-1998.8,长庆石油勘探局,技术员。

主要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3项

2023.1-2026.12,页岩气井焖井期间裂缝网络形成机理与焖井制度优化方法研究,主持,在研

2012.1-2015.1,页岩气渗流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主持,结题。

2014.1-2017.12,页岩气藏多重介质渗流机理与理论研究,主持,结题。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1项

2007.1-2009.12,油气藏水力压裂多裂缝造缝机理及配套工艺技术研究,主持,结题。

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

2011.01-2012.12,长井段井二次酸压暂堵剂研究,主持,结题。

4、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

2022.7-2025.12,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页岩气区加密井压裂裂缝延伸规律研究,主持,在研

2020.7-2023.06,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深层页岩气压裂复杂裂缝形成机理及工艺技术研究,主持,结题

2016.11-2018.6,重庆市重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专项,页岩气压裂废水不落地处理技术及集成,主持,结题。

2008.05-2010.08,重复压裂新裂缝启裂延伸机理及工艺技术研究,主持,结题。

2006.05-2007.12,综合集成化的油气井压裂智能决策研究,主持,结题。

2005.04-2006.09,裂缝性水驱气藏气井生产动态分析方法研究,主持,结题。

5、重庆市教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2005.01-2006.12,碳酸岩储层深度酸压配套技术研究,主持,结题。

2008.01-2009.12,压裂压力实时监测与裂缝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主持,结题。

6、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研究项目1项

2010.05-2012.12,注水开发油藏天然裂缝演化机理与开发对策研究,主持,结题。

7、横向课题280余项

近5年来,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

卧龙河气田CCUS-EGR井筒完整性评价研究

川东碳酸盐岩老井出砂机理及对策研究

美国Eagle ford鹰滩区块挥发性油藏开采技术与工艺发展趋势评价

涠洲油田群储层描述与剩余油刻画分析研究

桥镇长8储层压裂施工参数优化

渝西区块深层页岩气建产高效绿色环保技术研究

宜214区块可压性评价及压裂施工参数优化

两峡储气库注采井环空带压评价方法与智能治理研究

喷射增压工艺影响因素与设计优化研究

水侵对万顺场储气库库容及注采能力影响研究

深层页岩气产建安全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

平桥-东胜区块页岩气地面集输管线腐蚀现状评价及防护措施研究

阿姆河右岸叠合台内滩边底水气田15口动态分析与6个气田井网优化部署

高柳地区致密油潜力与效益开发对策研究

两峡储气库注采井智能安评价方法研究

渝西区块深层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迭代更新与产能评价方法研究

卧龙河气田二氧化碳封存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大页1H井吴家坪组页岩压后效果评估研究

长庆油田苏里格南作业分公司2023年速度管柱气井生产动态分析与优化

川东地区东岳庙段陆相页岩油气压后评价研究

渝西区块页岩气井筒冲蚀规律及对策研究

相国寺储气库注采井套管及固井水泥环完整性评价及失效预防措施研究

长北区块采出水回注动态跟踪研究及回注潜力评价

宜202井区中深层储层有效改造技术研究

宁201井区H3平台加密调整井压裂先导实验

沙垛及北港页岩油开发效果评价与开发方式研究

水平井井筒生产流压分布特征及持液能力研究

黄202井区H3平台实施效果评价

东胜区块页岩气井产能评价

黄202井区H3平台实施效果评价川东地区侏罗系凉高山组致密砂岩高效压裂工艺技术研究黄202井区页岩气压后焖井提高产能技术研究

深层页岩气黄202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天然气生产场所不安全行为视频智能识别预警技术应用研究

东岳庙页岩油气井井筒结蜡动态预测研究

页岩气集气干线运行安全风险防控技术研究

马西断层两侧Ed-Es1上沉积微相研究

磨溪龙王庙组气藏水侵特征及治水对策研究涩北二号气田水侵跟踪与控水稳产技术研究

代表性研究成果

主编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2项

AQ2077-2020,页岩气井独立式带压作业机起下管柱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AQ2076-2020,页岩气钻井井控安全技术规范。

著作(3本专著,2部安全教育读本)

2018.06,页岩气藏早期产能评价,石油工业出版社,主编(获得2019年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二等奖)。

2008.10,集成化人工智能技术及其石油工程中的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主编。

2021.09,天然气绿色开发技术与实践,石油工业出版社,副主编

2023.09,黄草峡双层含硫气藏储气库建设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副主编

2019.02,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1-3年级),科学出版社,主编

2019.02,小学生安全教育读本(4-6年级),科学出版社,主编

论文

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EI收录38篇,中文期刊论文被引近900次

刘 洪,廖如刚,李小斌,胡昌权,肖 晖,黄园园,张潇.页岩气“井工厂”不同压裂模式下裂缝复杂程度研究[J].天然气工业,2018,38(12):70-76(EI,CSCD检索收录)

Md Golam Kibria, Qinhong Hu,Hong Liu, Yuxiang Zhang, Jianhong Kang. Pore structure, wettability, and spontaneous imbibition of Woodford Shale,Permian Basin, West Texas.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91 (2018) 735–748 (SCI检索收录)

Jin Pang, Di Luo, Shang Li,Hong Liu, Jie Liang, Dongmei Jiang.Well test mathematical model of multi-stage fracturing horizontal well for deep layer shale gas, Acta Technica 62 (2017), No. 4A, 189-204 (SCI检索收录)

Q. H. Hu,H. Liu, R. Yang, Y. X. Zhang, G. Kibria, S. Sahi, N. Alatrash, F. M. MacDonnell, and W. Chen. Applying molecular and nanoparticle tracers to study wettability and connectivity of Longmaxi Formation in southern China.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2017, 17: 6284–6295 (SCI检索收录)

Shanshan Yao, Fanhua Zeng,Hong Liu. A Semi-analytical Model for Hydraulically Fractured Wells with Stress-Sensitive Conductivities,Environ Earth Sci (2016) 75:34 (SCI检索收录)

科技奖励

2024.12,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应用,排名第一;

2023.12,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渝东南常压页岩气田高效储层改造和采气工艺技术及应用,排名第二;

2019.09,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涪陵页岩气井工厂压裂工艺技术及产业化,排名第二;

2016.06,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含硫气藏超深水平井钻完井关键技术,排名第一;

2011.05,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川东地区低效气田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排名第一;

2013.04,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川东地区石炭系气藏深化勘探开发技术研究与应用,排名第二;

2014.08,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低孔低渗低压碳酸盐岩气藏开发技术,排名第一;

2015.06,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复杂深井钻井提速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排名第一;

2013.04,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高含硫有水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排名第一;

2017.07,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川南地区海相页岩气甜点预测理论及评价技术,第二。

专利

国家发明专利25项,适用新型专利8项。代表性专利:

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糊灰色关联法的深层页岩气可压性评价方法

发明专利:基于早期产量数据预测页岩气井可采储量的方法

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岩心测试室及泥岩突破压力测试装置

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油套井筒清防蜡动态评价方法

发明专利:多组分酸压暂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基于边缘计算的输气管道高后果区智能识别系统

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冷却气体吸收装置及气体吸收方法

职称 二级教授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油气藏工程、油气开采工艺、油气安全工程 系属 安全工程系/油气生产安全研究所
电子邮箱 liuhong@cqust.edu.cn

联系我们

院办电话:023-65023099

书记邮箱:2007038@cqust.edu.cn

院长邮箱:2007078@cqust.edu.cn

地       址: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东路20号重庆科技大学笃行楼

邮       编:401331

点击浏览量统计:

微信公众号